摘要标题:

老年人抗抑郁药的使用和不良后果的风险: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摘要来源:

BMJ。 2011;343:d4551。 Epub 2011 年 8 月 2 日。PMID:21810886

摘要作者:

Carol Coupland、Paula Dhiman、Richard Morriss、Antony Arthur、Garry Barton、 Julia Hippisley-Cox

文章所属机构:

Division of Primary Car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ottingham NG7 2RD, UK。

摘要:

目标:调查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治疗与几种潜在不良后果风险之间的关联,并通过以下方式检查风险:抗抑郁药的类别、使用时间和剂量。

设计:针对 65 岁及以上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人群进行的队列研究。

设置:英国 570 个全科诊所向 QResearch 初级保健数据库提供数据。

参与者:199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60 746名年龄在65岁至100岁之间被诊断患有新发抑郁症并进行随访的患者直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主要结果指标:与使用抗抑郁药物相关的全因死亡率、自杀未遂/自残、心肌梗死、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跌倒、骨折、上消化道出血、癫痫/癫痫发作、道路交通事故、药物不良反应和低钠血症,并根据一系列潜在的混杂变量进行调整。计算抗抑郁药类别(三环类和相关抗抑郁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其他抗抑郁药)、剂量和持续时间的风险比。使用剂量和常用的个别药物。

结果:54 038 (89.0%) 名患者在随访期间至少接受了一种抗抑郁药处方。共开出1 398 359张抗抑郁药处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764 659张(54.7%),三环类抗抑郁药442 192张(31.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2203张(0.2%),以及189 305张(13.5%)为其他抗抑郁药组。七种结果的抗抑郁药物类别与不良结果的关联存在显着差异。与不使用抗抑郁药时相比,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与跌倒(1.66,95%置信区间1.58至1.73)和低钠血症(1.52,1.33至1.75)的最高调整风险比相关。其他抗抑郁药组与全因死亡率最高的调整后风险比相关(1.66、1.56 至1.77),自杀未遂/自残(5.16,3.90至6.83),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7,1.22至1.55),骨折(1.64,1.46至1.84)和癫痫/癫痫发作(2.24,1.60至3.15),与未服用抗抑郁药时相比 用过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对于任何结果都没有最高的风险比。对于相同的七种结果,不同药物之间也存在显着不同的关联;曲唑酮(三环类抗抑郁药)、米氮平和文拉法辛(均属于其他抗抑郁药)与其中一些结果的最高发生率相关。未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一年内全因死亡的绝对风险为 7.04%,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患者为 8.12%,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为 10.61%,其他抗抑郁药为 11.43%。

结论: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和药物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比,其他抗抑郁药与多种不良后果的风险增加相关。在个别药物中,曲唑酮、米氮平和文拉法辛与某些结果的最高风险相关。由于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它很容易受到适应症、引导偏倚和残余混杂的影响,因此服用不同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之间的特征差异可能仍然存在,这些差异可以解释药物与不良结果之间的一些关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但是当给老年人开这些药物时,应该仔细评估不同抗抑郁药的风险和益处。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