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白杨素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炎症来减轻特应性皮炎。

摘要来源:

Food Chem Toxicol。 2017 年 12 月;110:142-150。 Epub 2017 年 10 月 16 日。PMID:29050978

摘要作者:

Jin Kyeong Choi、Yong Hyun Jang、Soyoung Lee、Sang-Rae Lee、 Young-Ae Choi、Meiling Jin、Jung Ho Choi、Jee Hun Park、Pil-Hoon Park、Hyukjae Choi、Taeg Kyu Kwon、Dongwoo Khang、Sang-Hyun Kim

文章隶属:

Jin Kyeong Choi摘要:

我们之前报道了白杨素的抑制作用,白杨素是一种富含于蜂胶、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关于肥大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评估了白杨素对特应性皮炎(AD)的作用并确定了潜在的作用机制。我们在 BALB/c 小鼠中使用了 AD 模型,通过重复局部暴露 2,4-二硝基氯苯 (DNCB) 和屋尘螨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提取物 (DFE) 到耳朵。重复 DNCB/DFE 替代治疗导致 AD 样皮肤病变。除了血清 IgE 和 IgG2a 水平外,口服白杨素还可以减轻 AD 症状,例如耳朵厚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白杨素减少肥大细胞的浸润,并降低血清组胺水平。白杨素还通过抑制小鼠淋巴结和耳朵中 Th1、Th2 和 Th17 细胞的炎症反应来抑制 AD。有趣的是,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刺激的人体内,白杨素通过下调 p38 MAPK、NF-κB 和 STAT1 显着抑制细胞因子、Th2 趋化因子、CCL17 和 CCL22 的产生角质形成细胞(HaCaT)。白杨素还抑制 HaCaT 细胞和小鼠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中 TNF-α/IFN-γ 刺激的 IL-33 表达。综上所述,结果表明白杨素可以抑制 AD 症状,这表明白杨素可能是治疗 AD 和皮肤过敏的候选药物。c疾病。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特应性皮炎,
治疗物质 : 白杨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