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素对多房棘球绦虫的体内和体外功效。
摘要来源:寄生虫载体。 2021 年 7 月 13 日;14(1):364。 Epub 2021 年 7 月 13 日。PMID:34256821
摘要作者:刘川川、范海宁、鲁冠、葛日丽、马兰
文章单位:刘川川
摘要:背景:泡状包虫病 (AE) 是一种致命的人畜共患病,由包虫幼虫引起多房棘球绦虫。然而,目前的化疗方案基于苯并咪唑类药物[阿苯达唑(ABZ)和甲苯达唑],其疗效有限。因此,需要新的药物来治疗这种疾病。
方法:体外测试藏红花素对多房内绦虫、生殖细胞和原头节的驱虫作用,并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s)和Reuber大鼠肝癌(RH)细胞进行评估在小鼠继发感染多房性大肠杆菌后,研究了藏红花素的体内功效。此外,还研究了宿主体内胶原蛋白的沉积和降解。对后绦虫周围的组织进行了评估。
结果:在体外,藏红花素对培养的大肠杆菌的中位有效浓度为 11.36 μM . 多房性后生菌,而中值抑制浓度为 10.05 μM 的藏红花素对 HFF 和 RH 的毒性较小。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藏红花素处理导致了生发层的结构损伤。另外,60.33±3.06%的原头节被杀死。用10μM藏红花素处理7天,表明藏红花素具有杀寄生虫作用。在体内,给予 50 mg/kg 和 100 mg/kg 藏红花素后,后绦虫重量显着降低(分别为 55.1% 和 68.1%)。后绦虫病理学显示藏红花素处理后生发层和层压层的结构破坏。藏红花素和 ABZ 治疗组的白细胞介素 (IL)-2 和 IL-4 水平显着增加。此外,藏红花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MMP2 和 MMP9)的表达并促进后绦虫中胶原沉积。
结论:<藏红花素在体外和体内均被证明对多房艾美耳球虫具有杀寄生虫活性,可开发为治疗新药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