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治疗肝吸虫感染的仓鼠后,姜黄素可诱导核因子 - 红细胞 2 相关因子 2 驱动的抗氧化和硝化应激反应。
摘要来源:Int J 寄生虫。 2011 年 1 月 21 日。Epub 2011 年 1 月 21 日。PMID:21256849
摘要作者:Lakhanawan Charoensuk、Porntip Pinlaor、 Suksanti Prakobwong、Yusuke Hiraku、Umawadee Laothong、Wipaporn Ruangjirachuporn、Puangrat Yongvanit、Somchai Pinlaor
文章所属单位:孔敬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系,Khon Kaen 40002,泰国;肝吸虫和胆管癌研究中心,医学院,孔敬大学,Khon Kaen 40002,泰国。
摘要:吡喹酮已用于治疗肝吸虫感染,但可能会发生氧化/硝化应激经过短期治疗并参加侧面影响。为了减少不良反应,我们给用吡喹酮治疗的被后睾吸虫感染的仓鼠注射了姜黄素(一种抗炎剂)。治疗后 12 小时,姜黄素减少了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加了单核细胞浸润,同时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增加了核因子 - 红细胞 2 相关因子 2 (Nrf2) 和血红素加氧酶 - 1 的表达。姜黄素还增强参与 Nrf2 调节应激途径的基因的表达(Kelch 样 ECH 相关蛋白 1、NAD(P)H:奎宁氧化还原酶 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和激活转录因子 3、过氧化还原蛋白 3、过氧化还原蛋白 6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导致血浆中铁的抗氧化能力增加。相反,姜黄素降低了氧化和硝化应激标志物的水平,例如尿液中的 8-氧代-7,8-二氢-2-脱氧鸟苷、丙二醛和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血浆水平,以及血浆丙氨酸转氨酶(肝损伤标志物)的活性。这与核因子-κB (NF-κB) 和相关分子(环氧合酶-2 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以及促炎细胞因子(il-1β 和 tnf-α)的抑制相关。总之,姜黄素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化学预防剂,通过诱导 Nrf2 和抑制 NF-κB 介导的途径,对抗 O. viverrini 感染过程中吡喹酮治疗产生的氧化和硝化应激。 Nrf2 也可能成为寄生虫病和其他类型炎症介导疾病的新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