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氟伐他汀和肝脏反应:来自意大利自发报告的信号。

摘要来源:

Drug Saf。 2006;29(12):1163-72。 PMID:17147462

摘要作者:

Anita Conforti、Lara Magro、Ugo Moretti、Stefania Scotto、Domenico Motola、Francesco Salvo、Barbara Ros、Roberto Leone

文章隶属关系:

临床药理学单位,意大利维罗纳维罗纳大学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规划教育和传播参考中心。

摘要:

背景:信号检测是尽快识别新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 的关键要素。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通常耐受性良好,但偶尔会导致肝脏毒性。他汀类药物上市前和上市后研究表明肝转氨酶水平升高 0.1-3% 的发生率。然而,这些升高是无症状的、可逆的、与剂量相关或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上市后研究清楚地表明,除了文献中描述的一些严重肝损伤的孤立病例报告外,缺乏他汀类药物肝毒性的证据。目前尚不清楚严重的肝脏反应是否与剂量相关,并且比一般人群中的预期发生率更频繁。

目标:在本研究中,根据定量和定性信号分析、药物消耗数据以及来自实验室的证据,研究了氟伐他汀比其他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的假设。

方法:意大利区域间药物警戒小组 (Gruppo Interregionale di Farmacovigilanza; GIF) 是信号的一个示例意大利自发 ADR 报告系统内的检测。 GIF 数据库保存了五个意大利药物警戒区域中心提交的可疑 ADR 报告。在 GIF 数据库中,所有可疑 ADR 报告均根据 WHO 因果关系评估标准进行分类。这些反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术语进行编码,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键术语列表分为严重或非严重事件。每 6 个月对 GIF 数据库进行一次分析,通过定性个案分析并使用称为比例报告比 (PRR) 的定量方法来提取潜在信号。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识别氟伐他汀和肝脏反应的潜在信号。

结果:截至 2004 年 12 月 31 日,GIF 数据库包含 35 757 份报告,每年报告率为每百万居民 170 份报告。我们共发现 1260 份 ADR 报告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包括178种肝脏反应。 69 份报告归因于氟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氟伐他汀显示出最高的 PRR。氟伐他汀与 33 种严重反应相关,主要是肝炎和胆汁淤积性肝炎。自2002年起,与氟伐他汀相关的严重肝毒性的报告数量开始增加。其中大约一半没有报告其他可疑药物或合并药物,三分之一的肝毒性发生在治疗<1个月后。 33 名患者中有 27 名是女性,81% 的病例以 80 毫克/天的剂量服用氟伐他汀,报告了完整的药物剂量数据。

结论:文献中很少描述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严重肝脏反应;然而,GIF 收集的数据表明,肝毒性病例的报告频率比预期要高。此外,GIF数据似乎表明氟伐他汀更有效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他汀类药物更容易引起肝脏反应。然而,这只是一个初步信号,未来肯定需要进行评估来确认它并量化这种可能的风险。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