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藏红花中的藏红花素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脏毒性的血流动力学、生化、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的预防作用。

摘要来源:

植物医学。 2009 年 9 月 9 日。Epub 2009 年 9 月 9 日。PMID:19747807

摘要作者:

S N Goyal、S Arora、AK Sharma、S Joshi、 R Ray, J Bhatia, S Kumari, D S Arya

摘要:

我们根据血流动力学研究了藏红花素(Crocus sativus L. 的药理活性成分)在异丙肾上腺素 (ISO) 诱导的心脏毒性中的作用,抗氧化、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参数。给大鼠口服藏红花素(5、10和20mg/kg/天)或赋形剂,持续21天,并在第20天和第21天给予ISO(85mg/kg,皮下注射,间隔24小时)。第 22 天,ISO 对照大鼠表现出心脏功能障碍,表现为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和平均动脉血压。此外,还观察到左心室压力最大正负率 (+/-LVdp/dt(max)) 显着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 增加。此外,心肌肌酸激酶MB(CK-MB)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的活性显着降低,同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增加。观察丙二醛(MDA)含量。光镜和超微结构变化可见心肌坏死、水肿和炎症。剂量为 20 毫克/公斤/天的藏红花素可显着调节血流动力学和抗氧化紊乱。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再次证实了藏红花素对 ISO 诱发的 MI 的预防作用。藏红花素剂量为 20 毫克/公斤/天的效果比其他两个剂量(5 和 10 毫克/公斤/天)更明显。结果表明推测藏红花素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来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在 ISO 诱导的心脏毒性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藏红花,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