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大鼠肝脏胆汁酸转运的影响。

摘要来源:

生命科学。 2007 年 1 月 30 日;80(8):732-40。 Epub 2006 年 11 月 10 日。PMID:17126857

摘要作者:

Kris L Snow、Richard H Moseley

文章隶属关系:

Division of胃肠病学,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内科,安娜堡,密歇根州 48105,美国。

摘要:

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是新型胰岛素增敏药物,可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然而,与曲格列酮相关的肝毒性导致其于2000年3月退出市场。鉴于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肝毒性的病例报告,尚不清楚噻唑烷二酮类是否与肝毒性相关。尽管曲格列酮联合作用机制肝毒性尚未阐明,曲格列酮及其主要代谢物硫酸曲格列酮竞争性抑制离体大鼠肝小管质膜囊泡中由小管胆汁盐输出泵 (Bsep) 介导的三磷酸腺苷 (ATP) 依赖性牛磺胆酸盐转运。这些结果表明胆汁淤积可能是曲格列酮相关肝毒性的一个因素。为了确定这种影响是否 1) 仅限于小管胆汁酸转运和 2) 特异于曲格列酮,在大鼠基底外侧 (blLPM) 和小管 (cLPM) 肝血浆中检查了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环格列酮对胆汁酸转运的影响膜囊泡。在 cLPM 囊泡中,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环格列酮 (100 µM) 均显着抑制 ATP 依赖性牛磺胆酸盐转运。在blLPM囊泡中,这三种噻唑烷二酮还显着抑制Na(+)依赖性牛磺胆酸盐转运。抑制胆汁酸转运cLPM 和 blLPM 囊泡均具有中心依赖性和竞争性。总之,这些发现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肝胆汁酸转运的类效应一致。如果肝毒性与该作用相关,则肝毒性不限于曲格列酮。或者,如果肝毒性仅限于曲格列酮,那么其他机制也可能导致其报道的肝毒性。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