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脱酰胺麦醇溶蛋白肽抗体揭示了患有慢性腹泻的幼儿的乳糜泻。
摘要来源:Dig Liver Dis。 2011 年 6 月;43(6):465-9。 Epub 2011 年 1 月 22 日。PMID:21257356
摘要作者:Maria Barbato、Giulia Maiella、Chiara Di Camillo、Sofia Guida、Francesco Valitutti、Ginevra Lastrucci、Fabrizio Mainiero、Salvatore Cucchiara
文章所属机构:意大利罗马萨皮恩扎大学儿科、儿科胃肠病学和肝脏科。
摘要:目标:评估一类新型抗体(抗脱酰胺麦醇溶蛋白肽)在诊断中的有用性针对怀疑患有乳糜泻的 2 岁以下儿童的方法。
患者和方法:我们调查纳入40名儿童(中位年龄:16.8个月;年龄范围:4-24个月),有慢性肠病的症状和体征,常规抗麦醇溶蛋白抗体血清水平高,但抗转谷氨酰胺酶和抗肌内膜抗体值正常;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抗脱酰胺麦醇溶蛋白肽血清水平测定、上消化道内窥镜活检和 HLA 分型; 40 名受试者作为对照。
结果:29 名患者(A 组)抗脱酰胺麦醇溶蛋白肽的血清水平正常,十二指肠组织学显示一系列异常,包括粘膜炎症浸润绒毛损伤(几乎所有病例都与 Marsh 1-2 损伤兼容)。在不含奶牛和含麸质的豆奶饮食后,所有这些都得到了改善。在 11 名患者(B 组)中,抗脱酰胺麦醇溶蛋白肽的血清水平较高,组织学显示提示乳糜泻的特征(Marsh 2-3 病变)二;此外,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与所有乳糜泻遗传模式一致。 B 组患者在接受含有牛和豆奶蛋白的无麸质饮食后显着改善。对照组均未出现抗脱酰胺麦醇溶蛋白肽阳性。
结论:对于有慢性肠病体征且乳糜泻经典血清标志物正常值的 2 岁以下儿童,可以通过高血清水平来预测后者。抗脱酰胺麦醇溶蛋白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