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成功治疗艰难梭菌感染。
摘要来源:《生理药理学杂志》。 2016 年 12 月;67(6):859-866。 PMID:28195066
摘要作者:PC Konturek、J Koziel、W Dieterich、D Haziri、S Wirtz、I Glowczyk、K Konturek、M F Neurath,Y Zopf
文章隶属:PC Konturek
摘要:艰难梭菌感染 (CDI) 是感染性腹泻的最常见原因,也是全球医疗保健的重要负担。严重 CDI 的症状包括水样、恶臭腹泻、外周白细胞增多、C 反应蛋白 (CRP) 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压和伪膜性结肠炎。最近的研究表明指出 CDI 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失调,即正常肠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恢复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最近变得越来越流行。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FMT对CDI愈合的影响,并分析促炎标志物(C反应蛋白、粪便钙卫蛋白)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我们的研究包括 18 名患有复发性和/或严重 CDI 的 CDI 患者(6 名男性和 12 名女性)。使用结肠镜检查对 17 名患者进行了 FMT,其中 16 名患者接受了一次性 FMT,1 名患者需要额外接受 2 次 FMT。一名患者使用推拉式肠镜检查接受了单轮 FMT 治疗。在所有 CDI 患者中,FMT 之前和之后 3 周,分析了以下参数:C 反应蛋白、粪便钙卫蛋白、血浆白介素 (IL)-6、IL-8 和 IL-12 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α)。此外,在 FMT 之前和之后 3 个月,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FACS) 评估了 LL-37(一种cathelicidine 肽)的血浆水平。最后,通过对 FMT 之前和之后 3 周获得的粪便探针中的 16SrRNA 进行测序,对 7 名患者进行了微生物组分析。 CDI治愈率为94%。在所有成功治疗的患者中,随访期间(16 个月)均未观察到 CDI 复发。 FMT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和IL-12)水平显着降低。同样,FMT 后 CRP 和粪便钙卫蛋白恢复正常。 FMT 3 个月后,监测到成功治疗的患者血浆中 LL-37 显着增加。测序分析表明,FMT 后有益细菌种类的丰度有所增加,例如乳杆菌科、瘤胃球菌科、脱硫弧菌科、Sutterellaceae 和卟啉单胞菌科。没有观察到严重的副作用。我们的结论是 FMT 代表了一种y 有效且安全地治疗复发性和/或严重的 CDI,并导致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发生有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