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叶乳香对啮齿动物肠道蠕动的影响:抑制腹泻而不便秘。
摘要来源:Br J Pharmacol。 2006 年 6 月;148(4):553-60。 Epub 2006 年 4 月 24 日。PMID:16633355
摘要作者:Francesca Borrelli、Francesco Capasso、Raffaele Capasso、Valeria Ascione、Gabriella Aviello、Rocco Longo、Angelo A Izzo
摘要:临床研究表明,阿育吠陀植物齿叶乳香可能有效减少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腹泻。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齿叶乳香树胶树脂提取物 (BSE) 对啮齿动物肠道蠕动和腹泻的影响。 BSE 抑制电、乙酰胆碱和氯化钡诱导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更有效地抑制乙酰胆碱和氯化钡诱导的收缩IDE。 BSE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收缩的抑制作用被L型Ca(2+)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硝苯地平降低,但不被肌浆网Ca(2+)-ATP酶抑制剂环吡嗪酸、IV型磷酸二酯酶降低。抑制剂咯利普兰或脂氧合酶抑制剂齐留通。 3-乙酰基-11-酮-β-乳香酸是锯齿状乳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 BSE 抑制巴豆油处理小鼠的上消化道转运以及蓖麻油引起的腹泻。然而,BSE 并不影响对照小鼠的小肠和大肠蠕动。结论:BSE直接抑制肠道蠕动,其机制涉及L型Ca(2+)通道。 BSE 可预防腹泻并使病理生理状态下的肠道蠕动正常化,而不会减慢对照动物的转运速度。这些结果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临床这种阿育吠陀疗法在减少炎症性肠病患者腹泻方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