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白叶内酯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炎症的保护作用。

摘要来源:

Appl Biochem Biotechnol。 2022 年 12 月;194(12):6407-6422。 Epub 2022 年 8 月 6 日。PMID:35932369

摘要作者:

苏强、董靖、张冬雷、杨路、Rupak Roy

文章单位:

苏强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糖尿病(DM)并发症,会导致工作人群视力损伤和失明,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 3700 万盲人中,有 5% 患有 DR。非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北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和中美洲。高血糖会产生过量的活性氧,激活多种途径,从而损害细胞。氧化应激DR病理机制中,炎症过程错综复杂。白果内酯是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银杏叶是一种用于民间医学的植物。 Bilobalide 是一种倍半萜三内酯,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但与此类作用相关的分子机制,尤其是抗氧化相关机制,尚未有文献记载。因此,本研究探讨了白果内酯是否可以减轻链脲佐菌素 (STZ) 引发的糖尿病大鼠的 DR。采用ELISA、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评价白果内酯对视网膜组织中抗氧化剂含量、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参数的影响。白果内酯通过减少食物消耗和增加体重来改善热量管理。此外,服用白果内酯可降低血糖水平和糖化(HbA1c)血红蛋白。白果内酯的抗视网膜病变活性是通过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总厚度(TRT)、内核层(INL)和外核层(ONL)的减轻。此外,血清MDA水平降低。相比之下,当与 DM 大鼠相关时,TAC 以及视网膜中 Keap1 表达降低和 Nrf2 表达升高,抗氧化酶(SOD 和 CAT)水平升高。此外,白果内酯还增加了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水平以及炎症介质(NF-κβp65、TNF-α、IL-1β和VEGF),从而抑制氧化应激。白果内酯可有效对抗 DR,其可能的机制可能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抗炎活性来相对阐明。但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是为了揭示确切的机制。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银杏,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