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白杨素通过 VEGF 和 VEGFR 抑制高糖诱导的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迁移下调。

摘要来源:

Int J Mol Sci。 2020 年 8 月 2 日;21(15)。 Epub 2020 年 8 月 2 日。PMID:32748894

摘要作者:

廖振宇、梁一嘉、李新如、吴家春、罗慧明、张德成、洪志峰

文章归属:

廖振宇

摘要:

背景: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是这些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白杨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抗氧化、抗炎等活性。然而,它很少用于眼部疾病。本研究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高糖诱导的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材料和方法:用白杨素处理的 RF/6A 细胞的活力用3-(4,5-二甲基-2-噻唑基)-2,5-二苯基-2H-四唑溴化物 (MTT) 测定。通过 Transwell 迁移和划痕实验评估 RF/6A 细胞的迁移。 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IF-1α、MMP-2的表达。采用qRT-PCR方法观察VEGF受体(VEGFR)mRNA的表达。

结果:结果显示体外Transwell和划伤试验表明白杨素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RF/6A细胞迁移这是由高血糖引起的。 RF/6A细胞经不同浓度白杨素预处理后,MTT法未产生任何细胞毒性。此外,白杨素下调磷酸化的AKT和ERK,并减弱MMP-2的表达水平。它还降低了 VEGF 转录因子和 VEGF 的表达。此外,研究还表明,白杨素可以抑制 VEGFR 的蛋白和 mRNA 表达水平。

结论:结果表明:白杨素在高糖环境下可下调AKT、ERK和MMP-2的磷酸化,降低VEGF和VEGFR的作用。它进一步抑制高葡萄糖诱导的 RE/6A 细胞的迁移。因此,白杨素可能具有保护视力的潜力。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白杨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