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柄花素可减轻 2 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伤。
摘要来源:生命科学。 2019 年 2 月 15 日;219:109-121。 Epub 2019 年 1 月 11 日。PMID:30641085
摘要作者:Manisha J Oza、Yogesh A Kulkarni
文章隶属关系:Manisha J Oza
摘要:目的:糖尿病肾病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脉管系统并发症。慢性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肾病,因为形成过多的活性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根据各种报告,肾组织中 SIRT1 表达的减少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组织中 SIRT1 表达的减少与过度形成有关活性氧。芒柄花素是一种多酚化合物,据报道对 SIRT1 和 ROS 具有影响。
主要方法:在大鼠中诱导 2 型糖尿病在链脲佐菌素治疗(35mg/kg,腹膜内注射)之前,通过使用高脂肪饮食进行饮食调整十五天。确诊糖尿病后开始芒柄花素治疗,持续 16 周。给糖尿病动物口服芒柄花素,剂量为 10、20 和 40mg/kg。
主要发现:芒柄花素治疗 16 周能够控制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它还降低了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芒柄花素治疗可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浓度并增加白蛋白浓度。芒柄花素治疗还可以增强糖尿病动物的肌酐清除率。氧化应激负担也显着降低芒柄花素治疗后,糖尿病动物肾组织中 SIRT1 表达增加。
意义:芒柄花素是一种潜在的分子,增加糖尿病肾组织中 SIRT1 的表达。因此芒柄花素是控制2型糖尿病肾病的有效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