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膳食白杨素的抗糖尿病特性:细胞机制综述。

摘要来源:

Mini Rev Med Chem。 2022;22(10):1450-1457。 PMID:34720081

摘要作者:

Rita Marleta Dewi、Mekawati Megawati、Lucia Dwi Antika

文章隶属关系:

Rita Marleta Dewi

摘要: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被认为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不当的糖尿病慢性高血糖与多种长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有关,包括可导致肾衰竭的肾病、可能导致视力丧失的视网膜病变以及心血管症状。据报道,目前市售的合成降糖剂具有多种副作用。因此,寻找替代疗法,例如药物治疗最终植物及其活性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白杨素是一种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饮食中,据报道具有药理特性,包括抗糖尿病活性。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以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表征白杨素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潜在途径。白杨素在动物研究中显示出作为抗糖尿病药物的前景,从而证明了其开发为抗糖尿病药物的潜力。本文讨论了白杨素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机制,包括针对不同的机制,如刺激胰岛素信号、阻断内质网应激和氧化损伤、促进骨骼葡萄糖摄取,以及调节细胞凋亡和自噬信号。此外,本综述对于进一步研究植物源化合物作为潜在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也很有用。代理。

研究类型 : 审查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白杨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