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院患者出院数据低估美国婴儿肠套叠发生率:对监测轮状病毒疫苗安全性的影响。
摘要来源:J Infect Dis。 2009 年 11 月 1 日;200 增补 1:S264-70。 PMID:19817607
摘要作者:Margaret M Cortese、Mary Allen Staat、Geoffrey A Weinberg、Kathryn Edwards、Marilyn A Rice、Peter G Szilagyi、Caroline B Hall、Daniel C Payne、Umesh D Parashar
文章隶属关系: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中心,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亚特兰大,佐治亚州,美国。
摘要:背景:由于以前的轮状病毒疫苗与肠套叠有关,因此新的轮状病毒疫苗在获得许可后受到监测对于任何此类协会。需要准确的背景肠套叠率来确定接种疫苗后观察到的病例数是否超过偶然的预期。此前,肠套叠率是从住院患者出院数据库中获得的。我们试图确定仅接受短期住院或急诊科护理的婴儿的肠套叠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版的出院、计费和放射学数据库,对 2001 年 1 月至 2006 年 3 月期间未使用轮状病毒疫苗的 3 家儿童医院发生的婴儿肠套叠病例进行回顾性鉴定。代码 560.0(肠套叠)和程序代码以及医疗记录审查。结果:在 156 名符合布莱顿 1 级标准的肠套叠婴儿中,81 名(52%)为住院患者,68 名(44%)为短期住院患者,7 名(4%)为急诊患者。仅使用分配代码 560.0 的住院患者将医院的 1 级病例总数低估了 44%。年平均肠套叠医院辖区县的发病率为每 10 万活产 49.3 例(住院病例:每 10 万活产 27.1 例;短期住院或急诊室病例:每 10 万活产 22.3 例)。结论:仅基于住院患者出院数据库的肠套叠发生率可能会低估 1 级肠套叠的真实发生率超过 40%。用于评估疫苗接种后风险的背景率应考虑仅通过短期住院或急诊科护理管理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