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麻疹疫苗接种的经验教训。
摘要来源:BMJ。 1993 年 11 月 20 日;307(6915):1294-5。 PMID:8257878
摘要作者:A J Hall、F T Cutts
摘要:PIP:达到并维持足够高覆盖率的困难,加上需要推迟疫苗接种直到大多数婴儿失去母源抗体的需要,使得很难用标准滴度的麻疹疫苗控制麻疹。在发展中国家,母体抗体在 9 个月后和在发达国家 15 个月后不再是婴儿的一个因素。最好有一种对年幼婴儿有效的疫苗,以便在他们自然感染麻疹之前对其进行保护。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接种疫苗的人数也往往会下降。由于埃德蒙斯顿-萨格勒布疫苗在 4-6 个月大时被证明具有高浓度免疫原性在一些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于 1989 年建议在 9 个月前麻疹是主要死亡原因的国家使用它。然而,高滴度疫苗的短缺导致这一建议的实施被推迟。来自 3 个婴儿死亡率背景较高的国家的数据显示,与 9-10 个月大时接种标准滴度疫苗的儿童相比,4-6 个月大时接受高滴度疫苗的儿童总体死亡率增加,随后该建议被撤销。如果试验没有以长期死亡率为终点,这种效应可能不会被检测到。这些发现重新引起了科学界和资助机构对麻疹的警觉,激发了新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实施,以开发可能在生命最初几个月有效的麻疹疫苗,并促使公共卫生当局采取新的策略。目前,早期的时间表建议发展中国家 9 个月前有麻疹发病和死亡风险的人群在出生后第一年接种 2 剂疫苗。尽管 Aaby 等人最近的分析。发现在 9 个月龄前使用标准滴度疫苗可意外降低死亡率,但这种双剂量方法的相对功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正式测试。接种高滴度疫苗后死亡率过高的发现也引起了人们对麻疹和麻疹疫苗接种后免疫功能的关注。人们怀疑高滴度疫苗会导致免疫功能的长期破坏,包括辅助 T 细胞反应类型的不平衡。阿比等人。还建议标准滴度疫苗通过一般免疫刺激降低总体死亡率。作者最后敦促只有在以死亡率为终点进行严格试验后才能引入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