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中内毒素浓度的临床意义。
摘要来源:Ann Pharmacother。 2002 年 5 月;36(5):776-80。 PMID:11978151
摘要作者:David A Geier、Mark R Geier
文章隶属关系:David A Geier
摘要:背景: 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细胞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P)疫苗中可能存在高浓度的内毒素,科学文献中有许多研究检查全细胞DTP疫苗的反应性。医学界和科学界此前曾报告称,商业疫苗中存在内毒素可能会对疫苗接种者产生负面影响。
目标:测定全细胞 DTP、非细胞 DTP(DTaP) 和 DT v 中的内毒素浓度
方法:为了研究疫苗中的内毒素浓度,鲎阿米巴细胞裂解物(LAL)测定被使用。用鲎试剂分析的疫苗是由 Connaught、Lederle、密歇根州和马萨诸塞州卫生部以及惠氏公司生产的全细胞 DTP 疫苗批次; Merieux 和 Takeda 生产的 DTaP 疫苗批次;以及 Wyeth 和 Lederle 生产的 DT 疫苗批次。根据对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数据库的分析,确定了全细胞 DTP、DTaP 和 DT 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LAL 测定结果表明,全细胞 DTP 疫苗比 DTaP 或 DT 疫苗含有更多的内毒素。 VAERS 显示,与 w 相关的不良反应在统计学上显着增加。孔细胞 DTP 疫苗优于 DTaP 或 DT 疫苗。
结论:该分析证实全细胞中内毒素浓度较高DTP 疫苗与 DTaP 或 DT 疫苗进行比较。由于高浓度的内毒素可能与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因此在美国常规疫苗接种中从全细胞 DTP 转向 DTaP 似乎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