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茸提取物和小酚类化合物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
摘要来源:J Med Food。 2009 年 6 月;12(3):501-7。 PMID:19627197
摘要作者:Yuki Nakajima、Hiroshi Nishida、Seiichi Matsugo、Tetsuya Konishi
文章归属:Yuki Nakajima
摘要:之前,我们研究了白桦茸的抗氧化潜力[桦褐孔菌(personoon) Pilat]在80%甲醇(MeOH)提取物中提取并分离出几种小(多)酚化合物作为主要抗氧化成分。在本研究中,检查了这些分离的酚类成分以及其他几种类型的白桦茸提取物对正常(IMR90)和癌症(A549、PA-1、U937 和 HL-60)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煎剂来自 C 的子实体 (FB) 和菌核 (ST) 部分haga,尤其是ST部分,对肿瘤细胞表现出相当大的细胞毒性,但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似乎比癌细胞更强。 80% MeOH ST 提取物也显示出相同的趋势。另一方面,FB 的 80% MeOH 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系显示出显着的细胞毒性,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例如,PA-1 细胞的 50% 致死剂量为 49.4 +/- 2.9 µg/mL,而 PA-1 细胞的 50% 致死剂量为 123.6 +/ - 正常细胞为 13.8 微克/毫升。从 80% 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酚类成分比提取物本身具有明显更大的癌细胞毒性。特别是,七分之二的化合物对几种肿瘤细胞系表现出强烈的细胞毒性,而对正常细胞没有产生显着的细胞毒性。例如,3,4-二羟基苯亚丙酮的50%致死剂量在PA-1细胞中为12.2微摩尔/升,但在IMR90细胞中为272.8微摩尔/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这些酚类物质成分具有高度诱导PA-1细胞凋亡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