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姜黄素纳米颗粒的抗癌和抗菌活性。
摘要来源:Artif Cells Nanomed Biotechnol。 2016 年 1 月 8:1-10。 Epub 2016 年 1 月 8 日。PMID:26747522
摘要作者:Moath Ahmad Adahoun、Mohammed-Ali Hassan Al-Akhras、Mohamad Suhaimi Jaafar、Mohamed Bououdina
文章隶属关系:Moath Ahmad Adahoun
摘要:背景 姜黄素(二阿魏酰甲烷)是一种从植物姜黄(通常称为姜黄)中提取的多酚。过去 50 年的广泛研究表明,这些多酚除了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等治疗功效外,在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和方法本研究致力于增强姜黄素纳米颗粒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通过基于湿磨技术的过程进行切割,然后在体外检查针对前列腺癌细胞系 3 (PC3)、人胚胎肾细胞系 (HEK)、人红细胞(红细胞 (RBC))以及针对第四种不同细胞的效果。细菌菌株有2个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ATCC 934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2个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结果评价细胞活力曲线、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与有利于 PC3 的母体姜黄素相比,纳米姜黄素对癌细胞系 (PC3) 显示出显着的活性,对正常细胞 (HEK) 的毒性较低 (P < 0.05)。此外,还发现与母体姜黄素相比,纳米姜黄素对PC3的毒性效率(E% = 59.66%)远优于HEK(E% = 36.07%)。结果还表明,虽然纳米姜黄素的能力稍强一些,孵育60分钟后,纳米姜黄素对红细胞的产率高于亲本姜黄素,但溶血率仍然很低,纳米姜黄素与亲本姜黄素的溶血率无显着差异(P > 0.05)。另一方面,结果表明,对于所有不同的菌株,纳米姜黄素的 MBC 均低于姜黄素。此外,所选择的革兰氏阳性菌对姜黄素和纳米姜黄素均比所选择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总之,所有这些发现不仅表明纳米姜黄素安全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癌和抗菌活性,而且很好地证明了纳米姜黄素作为前列腺细胞PC3抗癌的有效性,并且纳米姜黄素的抗菌剂显着提高通过将颗粒尺寸减小到纳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