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雌激素受体状态如何,金雀异黄素都能诱导孕激素受体的长期表达,并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摘要来源:科学报告,2022 年 6 月 18 日;12(1):10303。 Epub 2022 年 6 月 18 日。PMID:35717540
摘要作者:Kaori Yoriki、Taisuke Mori、Kohei Aoyama、Yosuke Tarumi、Hisashi Kataoka、Tetsuya Kokabu、Jo Kitawaki
文章隶属关系:Kaori Yoriki
摘要:黄体酮用于治疗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以及晚期或复发患者的子宫内膜癌,但其缓解率有限。黄体酮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黄体酮受体(PR)结合介导的。因此,失去亲孕酮治疗效果,即黄体酮抵抗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PR 表达减少。然而,人们对调节 PR 表达的潜在机制知之甚少。对 31 名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PR 表达升高显着提高(P<0.05)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我们研究了使用金雀异黄素(一种针对不同癌症的化疗剂)调节 PR 表达和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金雀异黄素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在 G2 和细胞凋亡来抑制细胞生长;此外,无论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如何,它都会上调PR-B和叉头盒蛋白O1的长期表达。金雀异黄素诱导的 PR 表达会降低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β 的表达并激活 c-Jun N 末端激酶通路,而不是引起 PR prom 的表观遗传改变其他。因此,增加PR表达是金雀异黄素的重要抗肿瘤作用。这可能有助于提高年轻患者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的反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