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独特肠道微生物群。
摘要来源:世界胃肠病杂志。 2024 年 7 月 21 日;30(27):3336-3355。 PMID:39086748
摘要作者:Thoranin Intarajak、Wandee Udomchaiprasertkul、Ahmad Nuruddin Khoiri、Sawannee Sutheeworapong、Kanthida Kusonmano、Weerayuth Kittichotirat、Chinae Thammarongtham、Supapon Cheevadhanarak
文章隶属关系:Thoranin Intarajak
摘要:背景:发展为传统腺瘤-癌序列[管状腺瘤 (TA)] 的结直肠息肉通常会进展为恶性肿瘤,并与变化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关于与结直肠息肉相关的微生物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有限,这些息肉是通过锯齿状息肉途径产生的,例如增生c 息肉 (HP)。探索与 HP 和 TA 相关的微生物组变化将增进对特定微生物及其代谢途径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的理解。
目的:< /span>研究 HP 和 TA 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特征、微生物关联和微生物功能。
方法:<使用全长 16S rRNA 测序来表征无息肉对照参与者 [对照组 (CT) = 40]、HP 患者 (= 52) 和 TA 患者 (= 60) 粪便样本中的肠道微生物组。 CT 组与 HP 或 TA 患者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功能机制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的分析技术包括差异丰度分析、共现网络分析和差异通路分析。
结果:结直肠癌 (CRC) 相关细菌,包括 ()、和,被确定为 TA 患者中的特征微生物种类。与生态失调和胃肠道疾病相关,在 TA 患者中的丰度存在显着差异。 HP 和 TA 组。功能途径分析显示,HP 患者仅在硫氧化途径中表现出富集,而 TA 患者则在与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甲羟戊酸)相关的途径中表现出主导地位;是主要贡献者。共现网络和动态网络分析揭示了 HP 患者中生态失调相关细菌的共现,而 TA 患者则表现出 CRC 相关细菌的共现。此外,TA 患者中产生 SCFA 的细菌的共现率低于 HP 患者。
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与 c 途径相关的独特肠道微生物组特征结直肠息肉的发育,提供有关微生物物种、功能途径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