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泻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和相关 B 族维生素状态:麸质排除和组织学恢复的影响。
摘要来源:Scand J Gastroenterol。 2008;43(6):682-8。 PMID:18569985
摘要作者:William Dickey、Mary Ward、Claire R Whittle、Mary T Kelly、Kristina Pentieva、Geraldine Horigan、Sharon Patton、Helene McNulty
摘要:目标:考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并且与复发性流产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关,这些都是乳糜泻(CD)的公认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治疗和未治疗的 CD 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代谢相关 B 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 B(12)、B(6) 和核黄素)的生物标志物状态。材料和方法:CD 患者参加g 将进行初次或后续活检(开始无麸质饮食后至少 12 个月)的诊所分为三组:1) 新诊断(未经治疗;n=35); 2) 随访时持续绒毛萎缩 (VA) (n=24) 或 3) 随访时 VA 恢复 (n=41)。分析血液样本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和红细胞叶酸以及血清维生素 B(12) 水平,以及血浆 5-磷酸吡哆醛(PLP、维生素 B(6))和核黄素(维生素 B(2))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未经治疗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着升高(p=0.05),红细胞和血清叶酸显着降低(p<0.001),而在康复的 VA 患者中,这三者均达到正常水平。尽管未经治疗和持续性 VA 患者的 B(12) 水平往往较低,但这些并没有达到显着性。即使在未经治疗的 CD 患者中,也没有证据表明 B(6) 或核黄素状态受损。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这两种血清呈负相关。朗姆酒(r=-0.421;p<0.001)和红细胞(r=-0.459;p<0.001)叶酸以及血清维生素 B(12)(r=-0.353;p=0.001)。结论:CD 中排除麸质可改善叶酸状态并使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正常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是积极诊断和治疗 CD 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