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隐匿性乳糜泻的患病率:一项前瞻性研究。
摘要来源:South Med J. 2004 年 1 月; 97(1):30-4。 PMID:14746419
摘要作者:Umaprasanna S Karnam、Lewis R Felder、Jeffrey B Raskin
文章所属单位:迈阿密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部,杰克逊纪念医疗中心,迈阿密,FL 33136,美国。
摘要:背景:据报道,0% 至 6% 的成人缺铁性贫血患有隐匿性乳糜泻。大多数先前的研究都是回顾性的,或者仅筛选了经过小肠活检的选定人群。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缺铁性贫血(有或没有粪便潜血阳性)患者中这种疾病的真实患病率,我们发起了这项前瞻性研究。方法:食管胃在 2 年期间(1998-2000 年),所有转诊至胃肠科服务机构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包括粪便呈潜血阳性的患者)均进行了胃镜检查、小肠活检和结肠镜检查。纳入标准包括血清铁蛋白<25 ng/ml 定义的缺铁性贫血和血红蛋白<12 g/dl 的贫血。因既往有胃肠道糜烂性、溃疡性或恶性疾病、既往胃肠道手术、过去 3 个月内明显胃肠道出血或无法进入十二指肠进行活检而被排除。所有患者均接受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对十二指肠远端进行两次以上活检,并进行结肠镜检查。对小肠活检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 A 抗肌内膜抗体检测,以确诊乳糜泻。结果:139 名连续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有 105 名符合纳入标准teria 并参加了这项研究。研究人群包括 57 名男性(平均年龄 51.6 岁)和 48 名女性(平均年龄 54.1 岁)。该研究人群的人口统计数据包括 36 名黑人、38 名西班牙裔和 22 名白人。九名患者具有混合或未知的种族背景。 43%和十分之八的男性和37.5%的女性粪便呈血球菌阳性,合计占研究患者的40.9%。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包括胃炎(22.8%)、胃溃疡(9.5%)、十二指肠炎(8.5%)、食管炎(7.6%)、Barretts溃疡(2.8%)、十二指肠溃疡(2.8%)、胃息肉(2.8%)和乳糜泻(2.8%)。结肠镜检查结果包括 21.9% 的结肠息肉、10.4% 的憩室和 16.1% 的痔疮。 32.3%的患者发现了多项发现,28.5%的患者没有发现任何发现。结论:在这项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隐匿性乳糜泻的患病率为 2.8%。在这些患者的上、下内窥镜检查中还发现了大量其他适合治疗的胃肠道病变。鉴于乳糜泻的可治疗性,应对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伴或不伴血凝阳性粪便的患者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