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菊苷对糖尿病 Goto-Kakizaki 大鼠的抗高血糖和降血压作用。
摘要来源:代谢。 2003 年 3 月;52(3):372-8。 PMID:12647278
摘要作者:P B Jeppesen、S Gregersen、S E D Rolfsen、M Jepsen、M Colombo、A Agger、Jiao、M Kruhøffer、T Orntoft、K Hermansen
摘要:甜菊苷甜菊叶中存在的一种糖苷,甜叶菊 (SrB),在体外具有急性促胰岛素作用。一项针对 2 型糖尿病 Goto-Kakizaki (GK) 大鼠的长期研究检验了其潜在的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给大鼠喂食0.025 g x kg(-1) x d(-1)甜菊苷(纯度> 99.6%)6周。 5周后给大鼠插入动脉导管,第6周时对清醒的大鼠进行动脉糖耐量试验(2.0 g·kg(-1))。e 具有抗高血糖作用(葡萄糖反应曲线下增量面积 [IAUC]):985 +/- 20(甜菊苷)对比 1,575 +/- 21(对照)mmol/L x 180 分钟,(P <.05),增强第一阶段胰岛素反应(IAUC:343 +/- 33 [甜菊苷] v 136 +/- 24 [对照] microU/mL 胰岛素 x 30 分钟,P <.05)并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水平(总 AUC: 2,026 +/- 234 [甜菊苷] v 3,535 +/- 282 [对照] pg/mL x 180 分钟,P <.05)。此外,甜菊苷还可显着抑制收缩压(135 +/- 2 v 153 +/- 5 mm Hg;P <.001)和舒张压(74 +/- 1 v 83 +/- 1 mm)汞;P <.001)。推注甜菊苷(0.025 g·kg(-1))不会引起低血糖。甜菊苷增加了 β 细胞系 INS-1 中的胰岛素含量。甜菊苷可能部分通过诱导糖酵解相关基因来增加胰岛素分泌。它还可以改善营养感应机制,增加细胞质长链脂肪酰基酶A(CoA),并通过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估计下调磷酸二酯酶1(PDE1)。总之,甜菊苷具有降血糖和降血压的双重积极作用。可能具有治疗 2 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潜力。版权所有2003,Elsevier Science(美国)。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