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草通过激活 GABA(A) 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抑制大鼠肝癌发生。
摘要来源:PLoS One。 2014 年;9(11):e113610。 Epub 2014 年 11 月 24 日。PMID:25419570
摘要作者:Anna Kakehashi、Ayumi Kato、Naomi Ishii、Min Wei、Keiichirou Morimura、Shoji Fukushima、Hideki Wanibuchi
文章归属:Anna Kakehashi
摘要:由于多种活性成分与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 (GABA(A)R) 系统相互作用,缬草被广泛用作改善睡眠质量的传统药物。最近,据报道,干细胞中 GABA 信号传导的激活可以抑制体内细胞周期的进展。此外,GABA(A)R 可能具有抑制作用激动剂对肝癌发生的影响已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中期大鼠肝脏生物测定来研究缬草对肝癌发生的调节作用。雄性 F344 大鼠在二乙基亚硝胺 (DEN) 引发肝癌后,在饮用水中添加一种最强效的缬草 (Valeriana satchensis),剂量为 0、50、500 和 5000 ppm。与 DEN 起始对照大鼠相比,所有施用剂量的缬草均显着抑制谷胱甘肽 S-转移酶胎盘形式阳性 (GST-P(+)) 灶的形成。所有剂量的缬草均显着抑制大鼠肝脏中 8-羟基-2-脱氧鸟苷的生成,这可能是由于抑制 Nrf2、CYP7A1 和诱导过氧化氢酶表达所致。缬草组 GST-P(+) 灶区细胞增殖受到显着抑制,而细胞凋亡则被诱导,这与抑制 c-myc、Mafb、cyclinD1 和诱导 p21(Waf1/C) 相关。ip1)、p53 和 Bax mRNA 表达。有趣的是,在 DEN 对照大鼠的 GST-P(+) 病灶中观察到 GABA(A)R α 1 亚基的表达,且与缬草治疗相关的显着升高。结果表明,缬草通过抑制DNA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增殖、激活GABA(A)R介导的信号通路诱导GST-P(+)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抑制大鼠肝癌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