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癌和胰腺癌中具有水泡性口炎病毒和麻疹病毒特征的溶瘤病毒。
摘要来源:Mol Ther Oncolytics。 2020 年 9 月 25 日;18:546-555。 Epub 2020 年 8 月 19 日。PMID:32839735
摘要作者:Bolni Marius Nagalo、Camilo Ayala Breton、Yumei Zhou、Mansi Arora、James M Bogenberger、Oumar Barro、Michael B Steele、Nathan J Jenks、Alexander T Baker、Dan G Duda、 Lewis Rowland Roberts、Stephen J Russell、Kah Whye Peng、Mitesh J Borad
文章归属:Bolni Marius Nagalo
摘要: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 融合和血凝素 (FH) )是通过用基因取代VSV主链中混杂的VSV-G糖蛋白(G)基因而开发的编码麻疹病毒包膜蛋白 F 和 H。在临床前研究中,杂交 VSV-FH 表现出多方面的癌细胞杀伤机制,并比亲本 VSV 具有更高的神经耐受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评估了肝胆癌和胰腺癌的 VSV-FHandin 模型。我们的结果表明,肝内高剂量的 VSV-FH 不会导致任何明显的毒性,并且表达麻疹病毒受体 CD46 的转基因小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在 Hep3B 肝细胞癌模型中,使用 VSV-FH 进行单次瘤内治疗可提高部分小鼠的生存率并实现肿瘤完全消退,但在异种移植 BxPC-3 胰腺癌细胞的小鼠中则不然。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VSV-FH 可以在肝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系中诱导有效的溶瘤作用,在肝细胞癌中结果一致,而在胰腺癌中结果不一致,而没有先前在 l 中观察到的 VSV 介导的毒性作用。实验室动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VSV-FH 作为溶瘤病毒疗法在肝细胞癌和胰腺癌中的应用,以了解更广泛的适用性以及敏感性和耐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