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可预防结直肠癌中的肠损伤、Toll 样受体上调以及 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诱导的毒性。
摘要来源:国际分子科学杂志。 2020 年 1 月 8 日;21(2)。 Epub 2020 年 1 月 8 日。PMID:31936237
摘要作者:Ching-Wei Chang、Hung-Chang Lee、Li-Hui Li、Jen-Shiu Jiang Chiau、Tsang-En Wang、Wei-Hung Chuang、Ming-Jen Chen、Horng -Yuan Wang、Shou-Chuan Shih、Chia-Yuan Liu、Tung-Hu Tsai、Yu-Jen Chen
文章归属:Ching-Wei Chang
摘要:FOLFOX (5-氟尿嘧啶、亚叶酸和奥沙利铂)是一种基于 5-氟尿嘧啶 (5-FU) 的化疗方案,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之一。然而,肠粘膜炎是一种常见病n 不存在有效预防策略的不良影响。此外,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对于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仍然不足。我们研究了 FMT 对 FOLFOX 诱导的粘膜损伤的影响。植入同基因 CT26 结直肠腺癌细胞的 BALB/c 小鼠在注射 FOLFOX 方案五天期间和注射后两天每天口服 FMT,持续 7 天。给予 FOLFOX 显着诱导显着水平的腹泻和肠道损伤。 FMT 降低了腹泻和肠粘膜炎的严重程度。此外,FOLFOX 治疗后杯状细胞和 1 号闭锁带的数量减少,而凋亡细胞和 NF-κB 阳性细胞增加。 FOLFOX 治疗后,Toll 样受体 (TLR)、MyD88 和血清 IL-6 的表达上调。 FMT 后这些反应减弱。粪便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也被破坏o FOLFOX 治疗后通过 FMT 恢复。重要的是,FMT 不会引起菌血症,并且可以安全地缓解 FOLFOX 诱导的结直肠癌小鼠肠道粘膜炎。推测的机制可能涉及结直肠癌细胞植入小鼠肠道菌群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