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皂苷在Apc(Min/+)小鼠模型中抗癌作用的机制研究。
摘要来源:蛋白质组学。 2016年05月;16(10):1557-69。 Epub 2016 年 4 月 28 日。PMID:26970558
摘要作者:戴志成、黄永恩、李木兰、陈道光、陆成、萧文鸾
文章隶属关系:William Chi-Shing Tai
摘要:绞股蓝皂苷(GpS)已被证明具有抗癌活性。然而,其根本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 Apc(Min) (/+) 结直肠癌 (CRC) 小鼠模型来研究 GpS 的抗癌作用,并证明 GpS 治疗可以显着减少 Apc 中肠息肉的数量和大小。最小)(/+)小鼠。为了确定所涉及的潜在靶标和机制,比较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并鉴定出 40 个 GpS 处理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蛋白质中的大多数参与了与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相关的过程,并预测 Raf-1 是 GpS 的潜在靶标。使用蛋白质印迹分析验证了两种已知参与氧化还原稳态的蛋白质:过氧化还原蛋白-1 (Prdx1) 和过氧化还原蛋白-2 (Prdx2) 的上调以及 Raf-1 的下调。经过对相关信号网络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推测 GpS 的抗癌作用是通过上调 Prdx1 和 Prdx2、抑制 Ras、RAF/MEK/ERK/STAT、PI3K/AKT/mTOR 信号传导以及调节JNK/p38 MAPK 信号传导。我们还研究了GpS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潜在联合作用,发现GpS可以增强5-FU的抗癌功效,进一步抑制Apc(Min/+)小鼠中息肉的数量。欧研究结果强调了 GpS 作为抗癌药物的潜力、其抗癌活性的潜在机制以及其作为 5-FU 佐剂在结直肠癌化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