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扁豆 (Lens culinaris L) 和大豆 (Glycine max) 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异常隐窝病灶的化学预防作用。
摘要来源:Nutr Res。 2009 年 5 月;29(5):355-62。 PMID:19555818
摘要作者:Moez Al-Islam E Faris、Hamed R Takruri、Maha S Shomaf、Yasser K Bustanji
摘要:尽管扁豆 (Lens culinaris L) 含有多种已关联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对于预防癌症,扁豆对化学诱导的结直肠癌的体内化学预防能力尚未得到检验。我们目前的研究检验了这样的假设:扁豆可以凭借其生物活性的微量和大量成分抑制体内早期致癌作用,并且烹饪热处理可能会影响其化学预防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使用生整扁豆 (RWL)、生分割扁豆ils (RSL)、熟整扁豆 (CWL) 和熟扁扁豆 (CSL)。使用生大豆(RSB;Glycine max)与经过充分研究的化学预防剂进行比较。 60只断奶的Fischer 344雄性大鼠,4~5周龄,随机分为6组(10只/组):对照组(C)接受AIN-93G饮食,治疗豆科组RWL、CWL、RSL、 CSL和RSB接受含有AIN-93G+5%上述豆类的治疗饮食。适应环境1周(第5至6周龄)后,所有动物分别接受对照和治疗饮食5周(第6至11周龄)。饲养第5周结束时(第11周龄结束),所有大鼠皮下注射偶氮甲烷致癌物2次,每次剂量15mg/kg大鼠体重,每周1次,连续2周。最后一次氧化偶氮甲烷注射 17 周后(从第 12 周龄到第 29 周龄),所有大鼠均被安乐死。化学预防能力使用结肠异常隐窝病灶和肝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来评估其活性。 RSB (27.33 +/- 4.32)、CWL (33.44 +/- 4.56) 和 RSL (37.00 +/- 6.02) 的异常隐窝病灶总数(平均值 +/- SEM)显着减少 (P<.05) )与 C 组(58.33 +/- 8.46)相比。与对照组相比,喂食所有治疗饮食的大鼠的肝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着增加(P<.05)(从51.38+/-3.66到67.94+/-2.01微摩尔毫克(-1)分钟(-1)) (C)饮食(26.13+/-1.01微摩尔mg(-1)min(-1))。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扁豆可能可以预防结肠癌,并且水热处理可以提高整个扁豆的化学预防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