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麦麸可减少实验性结肠癌中异常隐窝病灶,保留正常增殖,并增加腔内丁酸盐水平。

摘要来源:

BMC 癌症。 2009;9:414。 Epub 2009 年 11 月 30 日。PMID:10485439

摘要作者:

C W Compher、W L Frankel、J Tazelaar、J A Lawson、S McKinney、S Segall、BP Kinosian、NN Williams、J L Rombeau

文章隶属关系:

Harrison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外科研究部。

摘要:

背景:膳食小麦麸皮可以预防结肠癌,但这种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丁酸盐是由膳食多糖(例如麦麸)的结肠细菌发酵产生的,可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并减少增殖。是否类似体内发生的ar效应尚不明确。我们假设麦麸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丁酸盐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调节来介导的。

方法:雄性 F344 大鼠喂食补充麦麸或等热量、等氮无纤维饮食。大鼠接受一剂致癌剂氧化偶氮甲烷或媒介物治疗,并在 5 天后处死(肿瘤发生);或两次剂量(第O天和第7天)并在56天后处死(促进肿瘤)。研究变量包括粪便丁酸盐水平和结肠癌发生的中间生物标志物、异常隐窝病灶 (ACF) 以及隐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

结果:在肿瘤发生过程中,麦麸产生了更大的细胞凋亡 (p = .01),呈现出增殖减少的趋势,并保留了正常的增殖区域 (p = .01)。在促进肿瘤生长方面,小麦麸皮减少了 ACF 的数量(近端结肠,p = .005;远端结肠,p = .047)并维持了正常的增殖区。在这两项研究中,无纤维饮食将增殖区域转变为癌前模式。在整个肿瘤促进研究中,与无纤维饮食相比,麦麸产生的粪便丁酸水平显着升高(p = .01; .004, .00001)。

结论:麦麸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增加细胞凋亡并控制增殖,并导致 ACF 降低。麦麸的抗肿瘤作用在接触致癌物后早期就出现,并且与粪便丁酸盐水平增加有关。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结肠癌,
治疗物质 : 纤维, 麦麸,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