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羧基化骨钙素不足作为维生素 K 摄入量和前列腺癌风险的生物标志物:欧洲癌症和营养前瞻性调查海德堡队列中的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来源:癌症流行病生物标志物2009 年 1 月;18(1):49-56。 PMID:19124480
摘要作者:Katharina Nimptsch、Sabine Rohrmann、Alexandra Nieters、Jakob Linseisen
摘要:根据细胞研究,已知维生素 K 对多种癌细胞系具有抗癌作用,包括前列腺癌细胞。最近,我们报道了甲基萘醌(维生素 K(2))而非叶绿醌(维生素 K(1))的膳食摄入量与前列腺癌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在这项包含 250 例前列腺癌病例和 494 例匹配对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旨在使用血清羧基化骨钙素 (ucOC) 是维生素 K 状态的生物标志物,与维生素 K 摄入量呈负相关。此外,还评估了维生素 K 环氧化物还原酶基因 (VKORC1) 中功能相关多态性的影响。使用 ELISA 测试分析血清 ucOC 和完整的总骨钙素 (iOC)。血清 ucOC 相对于 iOC 表示(即 ucOC/iOC 比率)。使用条件逻辑回归来计算多变量调整优势比 (OR) 和 95% 置信区间 (95% CI)。血清 ucOC/iOC 比值与晚期(OR 每 0.1 增量,1.38;95% CI,1.03-1.86)和高级别前列腺癌(OR,1.21;95% CI,1.00-1.46)呈正相关,但与总前列腺癌。当血清 ucOC/iOC 比率与甲基萘醌摄入数据联合建模时,证实了与晚期前列腺癌的显着相关性。有迹象表明 A 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较低(比较随着甲基萘醌摄入量的增加,+2255 VKORC1 多态性(P(相互作用)= 0.14)出现了+2255 VKORC1 多态性(GG 携带者的 d),而对于 ucOC/iOC 比率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影响改变(P(相互作用)= 0.37)。血清 ucOC/iOC 比值越高,晚期和高级前列腺癌的风险就越高,这强化了膳食甲基萘醌摄入量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