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素通过阻止 NF-κB 信号传导减弱脂多糖刺激的脑内皮细胞中的 VCAM-1 表达和单核细胞粘附。
摘要来源:国际分子科学杂志。 2017 年 7 月 3 日;18(7)。 Epub 2017 年 7 月 3 日。 PMID:28671640
摘要作者:Bo Kyung Lee、Won Jae Lee、Yi-Sook Jung
文章来源:Bo Kyung Lee
摘要: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在神经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抑制脑内皮细胞中粘附分子的表达可能会抑制神经炎症。白杨素(5,7-二羟基黄酮)是蜂胶、蓝色西番莲花和水果的黄酮类成分。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白杨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脑血管内皮(bEnd.3)细胞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在bEnd.3细胞中,LPS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加VCAM-1 mRNA表达,而白杨素显着降低LPS诱导的VCAM-1 mRNA表达。白杨素还以浓度依赖性方式降低 VCAM-1 蛋白表达。此外,白杨素阻断单核细胞与暴露于LPS的bEnd.3细胞的粘附。核因子-κB (NF-κB)、p38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 和 c-Jun N 末端激酶均被 LPS 激活,而白杨素则显着抑制这些激酶。这些结果表明,白杨素通过抑制NF-κB易位和MAPK信号传导来抑制脑内皮细胞中VCAM-1的表达,导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减弱。白杨素的抗炎作用表明该药物可能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例如多发性硬化症、化脓性脑病、过敏性脑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