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 IIA 通过下调 BCL2 和上调 TP53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促进细胞凋亡。
摘要来源: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 2022 年 11 月 14 日。Epub 2022 年 11 月 14 日。PMID:36374307
摘要作者:刘金峰、张昌、刘爽、王小康、吴雄志、郝建
文章所属单位:刘金峰
摘要:丹参酮IIA(Tan IIA)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最近的研究证明了Tan IIA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但其机制仍不清楚。首先通过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Tan IIA对4T1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然后,乳腺癌的 4T1 BALB/c 模型建立er是为了评价Tan IIA的体内抗癌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和TUNEL试验分别用于体外和体内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基于网络的系统生物学预测了Tan IIA的相关靶点和机制。最后,利用分子对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预测的靶点进行评估。 Tan IIA 在孵育 24 小时后对 4T1 细胞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抑制作用,并在孵育 48 小时后显示出 49.78 μM 的半最大抑制浓度 (IC50)。治疗23天后,与对照组相比,Tan IIA组的相对肿瘤体积被抑制了65.53%。此外,Tan IIA 在体内和体外均诱导 4T1 细胞凋亡。通过基于网络的系统生物学预测Tan IIA治疗TNBC的可能靶点,结果显示TP53、NF-κB、AKT、MYC和BCL-2是中心靶点。对抗乳腺的机制癌症可能基于P53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分析显示Tan IIA对p53、Bcl-2、NF-κB1具有高亲和力;结合能分别为 - 6.92、 - 6.07 和 - 6.28 kcal/mol。使用蛋白质印迹进一步验证预测的蛋白质。在 Tan IIA 处理的 4T1 细胞中发现磷酸化 p53 和 p53 表达增加,Bcl-2 表达减少。 Tan IIA对4T1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潜在疗效,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p53活性、降低Bcl-2抑制增殖、促进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