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va K Jusuf、Imam Budi Putra、Nani Kumala Dewi
文章所属单位:Nelva K Jusuf
摘要:背景:百香果在商业上用于消费和饮料。这种植物表现出多种药理学特性并具有复杂的植物化学。近年来,这种植物已被证明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种子含有高am一定量的白皮杉醇,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紫色变种的种子提取物可能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
目的:评价抗菌活性种子提取物
方法:通过浸渍制备种子提取物,并溶解在多种浓度的DMSO中。在血羊中培养5 %琼脂培养24 h,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评价各浓度(1.25%、2.5%、5%、10%、20%、40%)的抑制效果,并与克林霉素、红霉素进行比较。测量并记录 24 小时的抑制区,然后进行分析以获得平均抑制区 (MIZ)。进行Mann-Whitney试验来比较提取物、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抗菌活性。五种不同浓度(5%、10%、15%、20% 和 25%)的连续稀释测定脑心浸液肉汤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结果:< 24小时后,各浓度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各浓度的MIZ为1.25% 6 mm、2.5% 6.83 mm、5% 8.5 mm、10% 10.08 mm、20% 14 mm、40% 16毫米。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与 5% 种子提取物相当,MIZ 为 8 毫米。然而,红霉素被发现优于种子提取物,MIZ 为 22.67 mm (<0.05)。连续稀释法显示MIC为20%,MBC为25%。
结论:种子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抗,且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