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ssica nigra (L.) Koch 80% 甲醇提取物的抗疟活性。 (十字花科)种子对抗小鼠伯氏疟原虫感染。
摘要来源: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15 年;15:367。 Epub 2015 年 10 月 15 日。PMID:26471058
摘要作者:Abrham Belachew Muluye、Eshetie Melese、Getnet Mequanint Adinew
文章隶属关系:Abrham Belachew Muluye
摘要:背景:对现有药物和杀虫剂的耐药性、显着的药物毒性和成本以及目前缺乏疫苗使疟疾的治疗变得复杂。因此,持续寻找安全、有效和负担得起的植物性抗疟药物变得至关重要面对这些困难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黑芥子种子 80% 甲醇提取物对小鼠伯氏疟原虫感染的抗疟活性。
方法: 使用氯喹敏感的伯氏疟原虫(ANKA菌株)来测试提取物的抗疟活性。在抑制性和预防性模型中,瑞士白化病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五组,每组五只小鼠。 I 组小鼠用载体治疗,II、III 和 IV 组分别用 100、200 和 400 mg/kg 提取物治疗,最后 (V) 组小鼠用氯喹 (10 mg/kg) 治疗。寄生虫血症水平、存活时间和小鼠体重变化用于确定提取物的抗疟活性。
结果:甘蓝种子提取物产生的化学抑制活性igra 分别为 21.88、50.00 (P < 0.01) 和 53.13% (P < 0.01),而提取物 100、200 和 400 mg/kg 时的化学预防活性分别为 17.42、21.21 和 53.79% (P< 0.05)。作为与阴性对照相比。在 4 天抑制试验中,与阴性对照相比,接受 200 和 400 mg/kg 提取物治疗的小鼠显着 (P < 0.05) 寿命更长且体重增加。
结论:从这项研究中可以得出结论,黑芥子的种子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化学抑制和中等的化学预防活性,并且该植物可能含有与治疗和预防相关的生物活性成分疟疾,从而支持进一步研究该植物的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