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Nigella sativa 最大限度地降低大鼠糖尿病微血管病的风险。

摘要来源:

Pharmacogn Mag。 2016 年 5 月;12(增补 2):S175-80。 Epub 2016 年 5 月 11 日。PMID:27279704

摘要作者:

Juraiporn Somboonwong、Mariem Yusuksawad、Somboon Keelawat、Sirima Thongruay、Ubon Poumsuk

文章所属单位:

Juraiporn Somboonwong

摘要:

背景:微血管病是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由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增加引起。黑种草 (Nigella sativa Linn)。用作草药,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目的:研究苜蓿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微血管变化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Sprague-Dawley 大鼠被随机分为以下四组:未治疗和 N. sativa 治疗的正常对照组以及未经治疗和 N. sativa 治疗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然后口服冷榨苜蓿提取物(1000 毫克/公斤/天)。治疗 8 周后,测定心脏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胰岛素水平和脂质谱。在用高碘酸希夫染色的尾部皮肤切片中测量真皮毛细血管壁厚度。通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对内皮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评估。

结果:糖尿病显着降低了循环胰岛素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并引起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总胆固醇水平略有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没有变化。尽管没有内皮细胞凋亡的证据,但也观察到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毛细血管管腔直径减小。苜蓿治疗糖尿病大鼠后,平均 HbA1c 浓度降低了 1.4%,扩大了毛细血管管腔,并倾向于减轻真皮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而不影响血脂或 TNF-α 水平。

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苜蓿可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的风险,部分原因可能是其血糖控制活性。

摘要:糖尿病导致真皮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c 降低毛细血管管腔直径黑种草治疗糖尿病大鼠,扩大了毛细血管管腔,并倾向于减弱真皮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N。糖尿病大鼠的苜蓿治疗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了 1.4%,这超过了之前描述的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风险所需的降低量,且不影响脂质分布或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苜蓿可改善大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部分原因可能是其血糖控制活性。使用的缩写:H 和 E:苏木精和曙红,HbA1c:糖基化血红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AS:高碘酸希夫,STZ:链脲佐菌素。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