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芥菜叶(Brassica juncea)中分离的异鼠李素 3,7-di-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摘要来源:农业食品化学杂志。 2002 年 9 月 11 日;50(19):5490-5。 PMID:12207497
摘要作者:Takako Yokozawa、Hyun Young Kim、Eun Ju Cho、Jae Sue Choi、Hae Young Chung
摘要:研究异鼠李素 3,7-di- 的作用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鼠李素二葡萄糖苷)是芥菜叶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针对糖尿病引起的氧化应激,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口服异鼠李素二葡萄糖苷(10或20毫克/公斤体重/天,持续10天)可显着降低血清葡萄糖和糖基化的5-(羟甲基)糠醛(5-HMF)水平与血红蛋白是一个指标或氧化应激。腹膜内给药后,异鼠李素二葡萄糖苷没有表现出这些活性。此外,口服给药后,血清、肝、肾线粒体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而腹腔给药后仅略有下降。根据口服和腹腔注射结果,推测异鼠李素二葡萄糖苷在体内转化为其代谢物,并通过β-葡萄糖苷酶证实其转化为苷元异鼠李素;异鼠李素充当抗氧化剂。此外,观察到异鼠李素二葡萄糖苷对 1,1-二苯基-2-三硝苯肼自由基没有影响,而异鼠李素在体外表现出有效的抗氧化作用。此外,腹腔注射异鼠李素可降低血糖和5-HMF水平。此外,BL中的脂质过氧化服用异鼠李素后,与糖尿病相关的食物、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异鼠李素二葡萄糖苷在体内被肠道细菌代谢为异鼠李素,异鼠李素作为抗氧化剂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