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天然异硫氰酸盐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发育和成熟生物膜具有抗菌活性。

摘要来源:

Fitoterapia。 2017 年 6 月;119:57-63。 Epub 2017 年 4 月 5 日。PMID:28390975

摘要作者:

Stefan J Kaiser、Nico T Mutters、Brigitte Blessing、Frank Günther

文章归属:

Stefan J Kaiser

摘要:

背景:天然异硫氰酸盐 (ITC) 的抗菌特性)在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和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等植物中发现,并且需要新的化疗方案来治疗由多重耐药性和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铜绿假单胞菌 (Pa) 等 5 种细菌,使我们评估了三种主要 ITC:异硫氰酸烯丙酯 (AITC)、异硫氰酸苄酯 (BITC) 和异硫氰酸苯乙基酯 (PEITC) 以及适应 ITC 成分的混合物 (ITCM) 的效果从天然来源释放活性成分后。

材料/方法:从 105Pa 的分离株中选择了 27 个生物膜形成增加的分离株进行测试。从(1)浮游细菌增殖、(2)生物膜形成、(3)成熟生物膜的代谢活性以及(4)ITCs和抗生素的协同作用评估ITCs对Pa的影响。

结果:(1) 每个 ITC 均具有抗 Pa 活性。平均最低抑制浓度 (MIC) 为(μg/ml,平均值±标准差):AITC 103±6.9; BITC,2145±249; PEITC 29,423±1652;和 ITCM,140±5。 (2) 用以下浓度的 PEITC 和 ITCM 处理细菌w MIC 显着抑制生物膜形成。特别是,ITCM 减少了生物膜质量和细菌增殖。 (3)ITC显着抑制成熟生物膜的代谢活性。 (4) ITCs与美罗培南联用可协同提高Pa生物膜的抗菌功效。

结论:ITC 代表了一组有前途的天然抗感染化合物,具有对抗 Pa 生物膜的活性。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铜绿假单胞菌,
治疗物质 : 辣根, 异硫氰酸酯,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