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对 C57BL/6j 小鼠的降血脂作用。
摘要来源:食物功能。 2016 年 8 月 10 日;7(8):3505-15。 Epub 2016 年 7 月 26 日。PMID:27459037
摘要作者:何凯、李学刚、肖玉波、杨勇、张再奇、李淑萍、周太美、杨大庆、高品草、辛晓亮
文章所属单位:Kai He
摘要:本研究评价了从杨梅树皮(MR)中提取的杨梅素、杨梅苷、醇馏分(AF)和乙酸乙酯馏分(EF)的降血脂活性。高脂肪和高胆固醇 (HFHC) 诱导的高脂血症 C57BL/6j 小鼠。小鼠接受杨梅素、杨梅苷、AF 和 EF 治疗,剂量为每天每公斤 130 毫克,持续 35 天。治疗后血清参数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总胆汁酸(TBA)等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EF显示出最高的减肥活性(P<0.01)。所有测试样品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小鼠血清中TC、TG、LDL-C、TBA和LPS(脂多糖)的含量。杨梅素、杨梅苷、AF和EF治疗后肝脏脂肪沉积显着减少(P<0.01)。此外,杨梅素组、AF组和EF组附睾脂肪组织细胞大小也减少(P<0.05)。这些样品的降血脂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ACC1(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表达来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质的代谢和排泄。上调 SREBP2(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UCP2(解偶联蛋白 2)和 CYP7A1(胆固醇 7α-羟化酶)的表达。这些结果可能会提供一个PO为寻找和利用杨梅生物活性成分治疗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