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膳食大豆异黄酮对后代内皮功能胎儿编程的影响。
摘要来源:微循环。 2011 年 2 月 5 日。Epub 2011 年 2 月 5 日。PMID:21418378
摘要作者:Barbara Bonacasa、Richard C M Siow、Giovanni E Mann
文章所属单位:英国心脏基金会卓越研究中心心血管部Medicine, Kings College London, 150 Stamford Street, London SE1 9NH, U.K.
摘要: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含有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的大豆饮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CVD),然而,补充试验大部分报告只带来了边际健康益处。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大豆黄酮和雌马酚提供抗氧化应激保护的分子机制仍有待大规模研究临床试验。异黄酮在啮齿动物和人类中都会通过胎盘转移,但有关其在怀孕期间的作用和疾病发育起源的信息有限。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怀孕期间、断奶和断奶后喂养富含大豆异黄酮的饮食可以为老年雄性大鼠提供心血管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怀孕和成年期间暴露于缺乏大豆异黄酮饮食的大鼠表现出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酶和 eNOS 水平降低、内皮功能障碍和体内血压升高。对异黄酮缺乏的大鼠重新饲喂异黄酮的有益效果包括增加 NO 和 EDHF 的产生、上调抗氧化防御酶和降低体内血压。本综述重点关注胎儿循环中的异黄酮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通过其激活的能力,为后代提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护。eNOS、EDHF 和氧化还原敏感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