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柬埔寨桑黄通过调节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实验性转移。

摘要来源:

Gynecol Oncol。 2004 年 4 月;93(1):182-8。 PMID:15635158

摘要作者:

Hyo-Jung Lee、Hyo-Jeong Lee、Eu-Soo Lim、Kyoo-Seok Ahn、Beom-Sang Shim、Hyung-Min Kim、Soo-Ja Kong、Dae-Keun Kim、Sung- Hoon Kim

文章所属单位:

韩国京畿道龙仁市庆熙大学东西医学研究生院肿瘤学系。

摘要:

桑黄 ( PL)是一种真菌,主要分布在热带美洲、非洲和亚洲国家,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 PL 传统上用于治疗关节炎、肝损伤和癌症。然而,人们对柬埔寨桑黄属物种的生物活性和特征知之甚少。因此,在本研究评估了柬埔寨桑黄水提取物(CPL)的抗转移机制。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经DNA序列分析比对,鉴定柬埔寨蘑菇为桑黄属物种,与桑黄同源性达99%。 1 mg/ml 的 CPL 对 B16BL6 细胞、侵袭性黑色素瘤细胞没有表现出任何显着的细胞毒性。然而,CPL 抑制 B16BL6 细胞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以浓度依赖性方式破坏 B16BL6 细胞对明胶的粘附和侵袭。类似地,与未治疗的对照相比,在 50 mg/kg 剂量下,CPL 对静脉注射 B16BL6 细胞的 C57BL/6 小鼠的肺转移集落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高达 55.5%。 CPL 还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下调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 的表达,uPA 是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相关的关键蛋白之一,而 CPL 则没有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 检测,nt 显着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2)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2 (TIMP-2) 的表达。总而言之,这些发现表明柬埔寨桑黄可能至少部分通过调节与肿瘤细胞诱导的血小板聚集(TCIPA)相关的uPA来抑制转移,并且还建议进一步研究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粘附分子信号通路的参与。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桑黄,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