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菊内酯是一种从药草小白菊中提取的倍半萜内酯,在体外对人类黑色素瘤细胞显示出抗癌活性。
摘要来源:Melanoma Res。 2010 年 2 月;20(1):21-34。 PMID:19949351
摘要作者:Karolina Lesiak、Kamila Koprowska、Izabela Zalesna、Dariusz Nejc、Markus Düchler、Malgorzata Czyz
文章所属单位:波兰罗兹医科大学癌症分子生物学系.
摘要:转移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危及生命的疾病。对放疗和化疗缺乏反应凸显了对新疗法的迫切需求。小白菊内酯是小白菊(Tanacetum partheium)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增殖并杀死多种癌细胞。该研究的目的是在体外检查小白菊内酯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抗癌作用。细胞色素在黑色素瘤细胞系和黑色素细胞以及直接来自手术切除的黑色素瘤细胞中测试了小白菊内酯的毒性。通过四唑衍生物还原测定来测量贴壁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评估质膜完整性的丧失、亚二倍体事件、活性氧生成、线粒体膜电位耗散和 caspase-3 活性。使用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和细胞脱离。小白菊内酯减少了黑色素瘤培养物中存活贴壁细胞的数量。测定的半最大抑制浓度值约为4μmol/l。应用小白菊内酯后观察到细胞死亡伴随着线粒体膜去极化和 caspase-3 激活。有趣的是,当药物浓度处于至少 6 微摩尔/升。黑色素瘤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没有显着增加。然而,小白菊内酯与硫醇亲核试剂 N-乙酰半胱氨酸预孵育可保护黑色素瘤细胞免遭小白菊内酯诱导的细胞死亡,表明与细胞内硫醇的反应是小白菊内酯活性的机制。总之,观察到的抗癌活性使小白菊内酯成为在黑色素瘤治疗中进行进一步测试的有吸引力的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