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冠黄酮乙醇提取物抗抑郁活性及海马BDNF上调]。
摘要来源:药学学报。 2017 年 2 月;52(2):222-8。 PMID:29979503
摘要作者:蔡红蝶、陶伟伟、苏淑兰、郭盛、朱悦、郭建明、钱大伟、丛旭东、唐仁茂、金-ao段
文章来源:蔡红蝶
摘要:黄秋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中国民间草药,为开花植物,属于 秋葵属和锦葵科,据报道具有抗抑郁活性。这 从黄秋葵花冠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抗抑郁活性。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 聚酰胺柱和 Sephadex LH-20 顺序并鉴定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 (1), gossypetin-8-O-β-D-葡萄糖苷酸 (2, G-8-G)、gossypetin-3-O-β-D-葡萄糖苷 (3)、槲皮素-3-葡萄糖苷 (4, Q-3-G) , 异槲皮苷(5,IQT)、金丝桃苷(6,HY)、杨梅素(7)、槲皮素(8,QT)。化合物 2、4、5、6 和 8 小鼠口服(15、30、60 mg·kg−1),尾悬液观察反应 测试(TST)和强迫游泳测试(FST)。蛋白质印迹分析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 B (TrkB) 的表达和磷酸化 真核延伸因子 2 (p-eEF2)。结果显示,只有Q-3-G和G-8-G(15、30、60mg·kg−1) 显着减少了 FST 和 TST 中的不动时间。此外,Q-3-G和G-8-G显着增加 BDNF 和 TrkB 的表达,并降低 p-eEF2 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 Q-3-G和G-8-G通过上调BDNF表达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这 新的观察将为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开发提供新方向 障碍(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