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中的低聚果糖可重塑肠道微生物群并减轻应激大鼠模型的抑郁特征。
摘要来源:植物医学。 2019 年 12 月 23 日;67:153157。 Epub 2019 年 12 月 23 日。PMID:31896054
摘要作者:池连迪、Imran Khan、林子贝、张继文、李明义、Waikit Leong、W L Wendy Hsiao、郑英
文章所属单位:池连迪
摘要:背景:从巴戟天中纯化的菊粉型低聚果糖 (FOS),一种有效的口服抗抑郁药轻度至中度抑郁症,功效很大程度上未知,生物利用度较差。
目的:因此,微生物群-肠-脑轴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界面处 FOS 的抗抑郁特性obiota (GM)。
研究设计和方法:通过灌胃将FOS引入暴露于慢性不可预测的轻度应激的大鼠中(CUMS),并通过行为测试、肠道形态和皮质酮水平研究抗抑郁作用。从粪便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并使用肠细菌重复基因间一致性(ERIC)-PCR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16S rRNA基因焦磷酸测序对GM进行分析。
结果:据观察,FOS 可减轻抑郁样行为并修复肠上皮损伤。低聚果糖治疗降低了模型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皮质酮水平。此外,正常和模型大鼠的GM组成分布较远,主要与有益菌(如不动杆菌、棒杆菌等)的消失有关。奈氏菌属、粪球菌属、迪亚利斯特菌属、乳杆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以及抑郁症大鼠中与抑郁症相关的细菌(例如,Anaerostipes、Oscillibacter、变形杆菌和链球菌)的出现。有趣的是,抑郁大鼠肠道的生态失调通过低聚果糖治疗得以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低聚果糖促进了蓝藻细菌门的丰度,蓝藻细菌是一组以分泌药理学重要代谢物(例如 HS)而闻名的细菌,这些代谢物表现出类似抗抑郁的特性。显然,与 FOS 的成分、聚合度 (DP) 5 和标准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相比,FOS 诱导的 GM 调节更具抗抑郁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低聚果糖的抗抑郁功效与宿主 GM 的调节密不可分且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