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郁症动物模型中重复使用麦角酸二乙酰胺:学习行为和海马血清素 5-HT2 信号正常化。
摘要来源:J Psychopharmacol。 2014 年 4 月 30 日;28(6):545-552。 Epub 2014 年 4 月 30 日。PMID:24785760
摘要作者:Tobias Buchborn、Helmut Schröder、Volker Höllt、Gisela Grecksch
文章隶属关系:Tobias Buchborn
摘要:重新平衡突触后血清素 (5-HT) 受体信号传导,即 5-HT1A 信号传导增加和 5-HT2A 信号传导减少,是多种抗抑郁药共有的最终共同途径。鉴于 5-HT1A/2A 激动剂麦角酸二乙酰胺 (LSD) 在重复使用时会选择性下调 5-HT2A,但不会下调 5-HT1A 受体,因此人们可能会期望 LSD 能够类似地重新平衡突触后 5-HT 信号传导。挑战这个想法,我们使用抑郁症的动物模型有效响应重复抗抑郁治疗(嗅球切除术),并测试重复 LSD 治疗(0.13 mg/kg/d,11 天)的抗抑郁样特性。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我们观察到球茎切除的大鼠在主动回避学习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与我们之前提到的丙咪嗪类似,可以通过重复服用 LSD 很大程度上得到逆转。此外,球切除的大鼠在海马和/或额叶皮层中表现出明显的单胺受体信号异常。从这些中,只有海马中 5-HT2 相关的 [(35)S]-GTP-gamma-S 结合的减少被 LSD 标准化。重要的是,假手术大鼠并没有从 LSD 中获益,并且表现出海马 5-HT2 信号传导减少。由于球茎切除术后的行为缺陷仅对抗抑郁药有反应,我们得出结论,LSD 在该模型中的作用可以被认为是抗抑郁药样的,并从海马 5-HT2 重新平衡的角度进行讨论/5-HT1A 信号。